想把企业与生活落在北欧,把资金投入真实可控的业务,同时又希望出入境更从容,这篇内容会把关键信息讲清楚。围绕两件事展开:其一是挪威现行的“以实际经营为核心”的居留路径,以及由此衍生的资金与合规要求;其二是与护照相关的全球短期出行便利,并点明居留许可与免签权益的区别,避免误解。
挪威是否存在传统意义的“投资移民”
挪威并未设置以被动出资换居留的“黄金签证”。面向非欧盟与非欧洲经济区申请人,常见且合规的路径集中在两类实际经营与就业相关的许可,包括以自雇经营开展业务、或以合格岗位在挪威工作。官方框架下,工作类居留许可以“具备相应职业资质”与“岗位薪酬不低于当地同类标准”为前提,并允许自雇开展业务或为境外公司在挪威执行项目。
这意味着“投资”二字在挪威更接近创业与经营实务。以银行账户里的一笔被动投资并不能直接带来居留卡,需要把资金放到合规的企业形态与真实业务之中,并满足对资质、薪酬与经营性的要求。官方的自雇指南强调了长期运营、与资质相匹配的业务内容,以及能够自我负担生活与经营成本的财务基础。
哪些申请人更适合挪威的经营路径
更契合的人群通常具备以下特征。计划在挪威落地实体业务并实际参与运营,能够用过往经历证明所做业务与自身资质匹配;愿意遵循本地用工与薪酬标准,接受对于行业许可、合规审计与税务申报的要求;愿意以自雇或企业派驻的方式在当地常驻并承担经营责任。官方许可框架允许自雇经营、境外公司派驻、以及在挪威雇主名下的合格岗位,申请人可根据商业计划匹配路径。
企业载体与最低资本的硬性门槛
在企业形式上,外籍申请人常见选择是设立挪威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AS 或注册个体经营。若选择 AS,公司法要求的法定注册资本为 30,000 挪威克朗,需要在开设的验资账户中到位并获取银行或专业人士出具的入资确认。这个资本要求属于设立与合规层面的基础门槛,后续仍需保证公司具备足额且稳健的自有资本结构。
如果以个体经营开展业务,挪威政务平台明确提醒非欧盟与非欧洲经济区公民需先取得允许在挪威工作的居留许可,再进行工商注册。这个先后顺序与合规思路非常关键。
自雇经营的资金与证明要点
就“钱从哪里来、够不够用、能否持续”三件事,自雇路径的官方要求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一是经营长期性。需要证明拟开展的业务具备至少 3 年的可持续运营前景,属于真实且持续的商业活动。二是资质与业务匹配。申请人从事的核心业务必须与其专业资质对应,属于亲自参与、对企业运营负实质性责任的工作。三是财务基础与自我负担能力。需通过商业计划、财务预测、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等材料,证明企业具备足以覆盖经营成本与个人生活的收入基础。官方办案指南对此有明确表述,并要求视业务新设或延续提供不同的财务与市场证明。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雇在许可条文中并非“纯资本投入”。如果企业被设为有限责任公司而申请人仅作为股东且不参与经营,案件通常会以雇员或其他类别进行审查,难以按自雇路径认定。选择企业形态与角色安排时,要确保与“自雇从业者亲自经营”的立法目的相一致。
受雇岗位的薪酬与资金要求
如果以雇员身份申请工作类居留,核心在于岗位的合格性与薪酬不低于当地同类水平。移民当局明确要求薪资与工作条件不得低于挪威惯常标准,并在有集体协议的行业遵循集体薪资线。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部分学历层级给出了年度最低薪酬的参考线,用于判断是否达标。
对企业来说,这些标准意味着职位设计、合同条款与薪酬结构需要在发布 offer 前完成合规校验;对个人来说,年薪、雇佣比例与岗位描述需要与自身资质匹配,否则容易在审理中被质疑“岗位与资质不匹配”或“薪酬偏离行业水平”。官方页面也提醒,文书真实性与行业门槛较高的职业更需充分证明,避免因证明链条薄弱导致拒签。
求职过渡阶段的生活资金
在极少数条件满足时,具备合格资质的人可以申请在挪威境内短期找工作。此类许可要求申请人具备短期停留资金,按月计算,有明确的金额线;资金通常需要在挪威账户持有,并在申请材料中如实证明。
远程办公与资金评估的现实考量
很多创业者会问能否以“远程办公”模式在挪威久居。官方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清楚,在挪威实际停留并工作的个人,一般需要拥有允许工作的居留许可;即便工作内容可以部分远程,许可类型也必须与实际工作活动相匹配。这与自雇或受雇路径中的“真实从业”原则一致。
对于筹备期的企业,除了公司法意义上的最低资本,建议同时预留 6 至 12 个月的运营现金与个人生活费,确保能够应对审理周期、市场验证与税务合规的节奏。这个做法虽不属于硬性法规,但有助于通过“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审查。
从准备到递交的流程梳理
选择路径之后,流程大致分为资格核对、企业筹备、材料清单、递交与采集、审理与落地几步。
资格核对阶段,先根据商业模式决定是以自雇经营、雇员工作,还是境外公司派驻。对照官方清单核查个人资质、岗位描述、薪酬与工作时长是否全部符合要求。
企业筹备阶段,若走 AS 形态,需开立验资账户、足额到位 30,000 挪威克朗的法定资本,完成章程与设立文件,随后在政务平台完成登记。个体经营则在取得允许工作的居留许可后办理注册。
材料清单方面,自雇申请要点在商业计划、三年期经营与现金流预测、行业许可或资质认可、以及用于证明“能自我负担”的财务材料;受雇申请的关键在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与薪酬证明,涉及行业准入的需补充职业认证。官方指南明确要求在新设与接手已有企业的情形下提供不同的证明材料,并可能征求郡级部门的书面意见。
递交与采集阶段,首次申请通常在境外在线提交并预约采集生物信息;满足条件的合格人才可以在境内提交。部分工作许可在满足条件时可申请“提前入职确认”,以便在许可核发前按规定启动工作。
全球免签待遇的正确定义


这里必须把一个常见误区拆开。全球免签或落地签等短期出行便利,取决于 护照所属国家。挪威的全球通行便利与挪威护照相关,而并非与挪威的 居留许可 直接挂钩。持有挪威居留卡但使用第三国护照的人士,其赴非申根国家的短期入境规则依然按照护照国籍执行;持某一申根国有效居留卡的第三国公民,通常可在 180 天内短期访问其他申根国家,这个点在挪威移民当局的说明中有清晰表述。
挪威护照在欧洲的出行与居住便利
挪威属于申根区与欧洲经济区。挪威公民在申根内部进行短期旅行可享受免边检出行,在欧洲经济区范围内享有居住与工作的自由迁徙权。这些权利来源于欧洲层面的自由迁徙规则与挪威参与的相关条约框架。
对于考虑在欧盟与欧洲经济区流动发展的家庭,这意味着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较为顺畅地安排学习、工作与生活,只需遵循各成员国实施层面的登记与居留手续。
面向主要目的地的典型短期便利
出行热门目的地的规则会随时间微调,下面以三类高频目的地举例,便于理解“免签便利”的边界与办理路径。
美国方面,挪威公民属于免签计划的参与国,短期商务或旅游行程通常通过电子旅行授权系统办理核验,出发前完成线上授权并获得批准即可按免签计划入境。
英国方面,英国已上线电子旅行授权制度,来自无需签证国家的短期访客在出行前需要在线申请授权并获批,授权与护照绑定且可多次使用。计划赴英的挪威公民在购票与登机前完成授权更稳妥。
日本方面,日本对多国护照实施短期免签安排,挪威公民赴日进行短期观光或商务活动通常可在免签范围内入境,但以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最新名单与停留天数为准。日本外交部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以上便利均以 挪威护照 为前提;若仅持有挪威居留卡而非公民护照,则应当以本国护照对应的目的地规则为准。
居留卡持有人在申根区的短期移动
对持有申根成员国居留许可的第三国公民,前往申根区其他国家进行 90 天以内的短期访问通常不再额外申请短期签证。挪威移民当局的签证豁免清单中,清楚列明拥有申根国居留许可的人士可以免签访问挪威;这个规则在申根区内具有普遍性。做跨境商务考察、合作洽谈或短期培训时,可据此安排行程。
合规细节与常见误区
常见的难点集中在四处。其一是岗位与资质不匹配,例如以经营管理为名,实际岗位却不能证明需要对应的专业能力。其二是薪酬偏离当地同类标准或未对齐集体协议。其三是将“股东投资”误作“自雇经营”,没有体现亲自参与与经营责任。其四是文书证明薄弱,尤其在技艺型岗位上,官方对资质与履历的核验更为严格。官方工作许可页面已明确给出多项注意事项,企业与个人都应在递交前自查。
实操清单
为了把握节奏并提升通过率,可以按以下顺序推进。先敲定路径并完成合规对照,确保岗位、资质与薪酬满足要求。随后完成企业形态选择与注册资本入账,准备三年期的经营与现金流预测、行业许可或资质认可文件,并在材料中充分体现自我负担能力。最后在线递交并按预约完成采集,如属于雇员路径且满足条件,可评估“提前入职确认”的可行性。